影响因子40分!口腔医学院本科生们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日期: 2025-08-18   来源:    浏览量:

2025年7月23日,口腔科技社团(健谈者俱乐部)成员们在顶级学术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影响因子40分)上发表论文《In vitro assay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magnesium-based biodegradable cardiovascular stent: A decade of review》(https://doi.org/10.1016/j.pmatsci.2025.101541)。

历时数月反复打磨,从文献查阅、框架搭建,到内容撰写、语言校对,每一字每一句都凝聚了团队日日夜夜的心血与坚持。该成果标志着我单位在生物材料前沿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视野迈上了新台阶!这也是我院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登上如此高水平的国际舞台的标志性成果,是我院科研育人征程中划时代的重大突破!

 作者信息:

徐佳琪

21级口腔医学技术

本科生

国家奖学金、弘毅奖学金获得者,韩国口腔材料学术会海报发表优秀奖

邹家未

21级口腔医学

本科生

省级大创项目主持人,“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省奖

张典熠

22级口腔医学

本科生

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省奖

张凯莉

22级口腔医学

本科生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齐怡宁

22级口腔医学

本科生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鄢长文

22级口腔医学

本科生

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省奖

Eui-Seok Lee

高丽大学医疗院

主任医师

健谈者俱乐部外籍导师(韩国)

贾琦

延世大学齿科学院

博士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毕业生(18级口腔医学)

马辰

口腔医学院 教师

博士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毕业生(14级口腔医学技术)

心血管疾病(CVD)仍是全球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创新性的治疗解决方案。可降解镁基心血管支架(BMgS)作为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突破性替代方案,应运而生。它们通过提供暂时性的血管支撑,并在体内安全降解,有效减少了永久性植入物所带来的并发症。过去十年间,BMgS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诸如降解速率难以控制、机械强度不足以及生物相容性有限等问题,仍然制约其临床转化。本研究聚焦于镁基可降解心血管支架这一前沿热点,系统梳理了在过去十年的研究进展,聚焦于体外测试方法与开发策略,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学术价值。论文不仅识别了当前仍待解决的关键挑战,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相关领域研究者与产业界提供了重要参考,助力下一代BMgS的开发,推动心血管治疗模式的革新,最终改善患者预后。文章不仅从方法学、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结构设计及表面功能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景式回顾,更突出了体外评价方法在材料研发与临床转化之间的桥梁作用,这是该研究的一大亮点与创新。

该论文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体外评价方法体系,包括:腐蚀性能测试(Corrosion performance testing):深入分析了镁合金在类生理环境中的降解规律,强调了机械载荷、流体剪切力及腐蚀介质等关键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对新型腐蚀反应器与多维评价方法的综述,为未来测试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力学性能测试(Mechanical performance testing):系统总结了拉伸、弯曲、压缩、硬度及疲劳等通用方法,同时引入虚拟力学测试,体现了实验与计算模拟(如有限元分析 FEA)的有机结合。生物相容性测试(Biocompatibility testing):围绕血液相容性、细胞相容性及免疫反应,全面涵盖血小板黏附、溶血、凝血时间、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与巨噬细胞反应等核心指标,展现了多维度的生物评估体系。这种从腐蚀—力学—生物相容性的三位一体评价模式,显著提升了BMgS研究的系统性和临床转化相关性。

其次,在开发策略上,论文对三大关键方向进行了详尽阐述:合金化策略(Alloying):以 Mg-Zn、Mg-Li、Mg-Al 和 Mg-RE 系列为代表,详细分析了元素配比对降解机制、力学强度及生物性能等的影响,并指出了合金元素可能带来的生物毒性和腐蚀风险,强调了成分优化的复杂性与挑战性。制造与结构优化(Manufacturing and design):围绕激光切割、精密挤压、严重塑性变形技术及结构参数,强调了几何参数与降解性能的平衡问题,同时通过多目标优化和计算模拟提升设计效率。表面改性(Surface modification):论文覆盖了从聚合物涂层(PLA、PLGA、PCL 等)、无机非金属涂层(氟化物、磷酸盐、石墨烯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涂层(MgO、TiO₂、ZrO₂)到多功能复合涂层(载药涂层、NO释放涂层等)的广泛研究成果,展示了涂层在延缓降解、提升血液相容性及促进内皮化方面的综合优势。这种涵盖全产业链的分析,体现了作者对BMgS未来设计和临床应用的深刻理解。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文章直面BMgS研究的核心瓶颈:缺乏标准化体外评价体系:指出现有测试系统无法完全模拟血流剪切、应力—腐蚀耦合及复杂生物环境的综合作用,呼吁建立动态流动环境下的标准化评价平台。降解与力学性能的矛盾:强调如何在降解速率、支撑强度和血管愈合之间实现平衡,仍是设计优化的关键难题。跨学科融合与个性化需求:强调了“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三方协同的重要性。

通讯作者马辰博士(2014级口腔医学技术)、贾琦博士(2018级口腔医学)均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毕业生,也是健谈者俱乐部出身,如今回归引领新一代健谈者科研梯队。

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他们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为墨,书写了下令人瞩目的篇章。他们在灯光下翻阅厚重的文献,在讨论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在深夜一遍遍修改英文表达,只为追求更严谨的逻辑和更精准的语言。期间经历过推翻重构的焦虑,也感受过审稿意见的磨砺,但他们始终怀揣着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在一次次挑战中成长为真正的科研追梦者。

此项成果不仅展示了我院本科生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卓越的写作水平,也体现了学院长期以来对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学术平台建设的高度重视。健谈者俱乐部自2018年3月6日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推动学生参与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并已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协作成长、传承发展”的良性科研梯队。

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医学学子,以梦想为马,不负韶华,在科研的星辰大海中,奋楫前行,绽放属于他们的光芒!


本论文是由校级SRTP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2024104390462)、省级SRTP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S202410439035)、泰安市科技创新发展项目(政策引导类,2023NS269)所支持。特别感谢(韩国)高丽大学医疗院、以及张店建峰口腔诊所对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口腔医学院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
邮编:250117  邮箱: kqyxy@sdfmu.edu.cn